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雇员关系中的雇主的认定
雇员关系中的雇主的认定

雇员关系中的雇主的认定

2020-11-26 323
普法内容
认定谁是雇主得看谁是劳务的实际受益者。劳务的实际受益者是谁,谁就是雇主。雇员的工作增大了雇主获得利益的可能性,雇主应为雇员损害承担相应责任,这符合“利益与风险一致性”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雇佣关系中雇主的责任有哪些?
    雇佣关系中雇主的责任有哪些?

    雇佣关系中发生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自己遭受人身损害; 3、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侵权行为。

    2024-06-02 30
  • 2022年雇员和雇主劳动关系的认定有哪些标准?
    2022年雇员和雇主劳动关系的认定有哪些标准?

    在实践中,由于雇员无法证明与雇主的劳动关系而造成损失的事件并不少。我们知道,企业雇佣员工为自己的工作,双方应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可以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基本权益。那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雇员和雇主劳动关系的认定有哪些标准一起

    2024-07-09 37
  • 雇佣关系中雇主拖欠雇员工资,雇员可以要求赔偿吗?
    雇佣关系中雇主拖欠雇员工资,雇员可以要求赔偿吗?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

    2024-06-11 45
专业问答更多>>
  • 雇主与雇员发生人身损害雇员与雇员关系如何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雇主与雇员关系的规定。 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2022-01-07 15,340
  • 雇员和雇主劳动关系的认定有哪些标准呢?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

    2023-09-11 15,340
  • 连环雇佣关系中,雇员能够向最初的雇主主张权利吗?

    在你提到的这个纠纷中,A与B形成雇佣关系。运输过程中,B提出为提高运输速度要求A增加五十元,B又实际用这五十元雇佣了你运输渣土,这种情况下B与你形成一个雇佣关系。可见这可纠纷中存在两个雇佣关系,虽然两

    2022-10-23 15,340
  • 雇佣关系中雇员受伤算非雇佣关系吗?

    是民事雇佣关系,不是工伤,因为没有合法的用人资质,双方协商不成,应先对伤情进行鉴定,算清赔偿的数额,再到法院诉讼解决。

    2022-10-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雇员劳动受伤,雇主要承担什么责任 00:58
    雇员劳动受伤,雇主要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雇员劳动受伤,雇主应当承担的责任有: 1、雇员在工作期间受伤,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或故意行为而导致的受伤,雇主需要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因不可抗力而遭受的侵害除外,即雇主不需要承担责任。 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

    4,857 15,340
  • 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01:07
    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4,654 15,340
  • 雇主拖欠工资怎么办 00:51
    雇主拖欠工资怎么办

    当雇主拖欠工资时,一般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1、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2、在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仍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3、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最后可

    2,002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