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什么样的行为算重婚罪
什么样的行为算重婚罪

什么样的行为算重婚罪

2021-07-17 27
普法内容
下列行为构成重婚罪: 1、与配偶登记结婚后,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 2、与配偶登记结婚的,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名义同居而重婚; 4、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其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同居而重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具备什么条件才算重婚罪行为
    具备什么条件才算重婚罪行为

    构成重婚罪的要件为: 一、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二、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三、主体要件。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021-12-21 28
  • 怎么判,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重婚罪,什么样的
    怎么判,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重婚罪,什么样的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构成重婚的有两类人,第一类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

    2020-06-06 117
  • 有重婚行为算不算重婚罪,法律如何规定的?
    有重婚行为算不算重婚罪,法律如何规定的?

    有重婚行为并不一定构成重婚罪,主要是看重婚行为者是否主观故意和情节轻重。如果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情节严重的,则构成重婚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不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则不构成重婚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

    2024-05-16 21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样的才是重婚罪,构成重婚罪的行为有什么

    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

    2022-04-12 15,340
  •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

    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

    2022-04-04 15,340
  • 什么是重婚罪,重婚行为中的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是重婚罪或者受骗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

    2022-05-03 15,340
  • 2022年重婚行为与重婚罪的界线是什么

    1、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重婚行为与重婚罪的界线。 2、但认为重婚是严重触犯我国刑律,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的行为。 3、根据我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首先,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在婚姻登记机关再次与他人登记结

    2023-03-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具备什么条件才算重婚罪 00:46
    具备什么条件才算重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说,构成重婚罪的条件是明知自己有配偶而又与他人建立婚姻关系,进行结婚登记,或者是明知他人已经有配偶而仍

    1,431 15,340
  • 哪些行为可认定为重婚 01:05
    哪些行为可认定为重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重婚是指有配偶还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实践中,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也构成重婚。也就是说,符合以上两种情形之一的,涉嫌重婚罪。具体来看,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1、客体:重婚罪侵犯

    1,534 15,340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1,17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