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行为受法律保护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行为受法律保护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行为受法律保护

2020-11-07 613
普法内容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坚持道德操守,公职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的职务行为,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四条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第五条 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应当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受援人可以?
    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受援人可以?

    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受援人可以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管理机构投诉。 并可以请求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处理,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的监督,同时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援助是

    2023-05-28 32
  • 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如何投诉
    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如何投诉

    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受援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投诉查处制度;对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办案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非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争议处理机关所在地或者事由发生地

    2023-05-04 672
  • 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
    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

    如果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受援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门投诉,并可以请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法律援助法》第五十五条受援人有权向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了解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情况;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

    2024-04-25 16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务员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

    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政务处分。

    2022-11-03 15,340
  • 保障XX依法履行职责

    1999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XX依法派出中国XX部队进驻澳门,执行防务任务,是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执行澳门的防务任务,就是执行国家的防务,也就是国防。国防是属于国家主权事务。

    2022-11-01 15,340
  • 债务人为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受到法律保护吗

    债务人可以同时行使抗辩权。 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有证据证明另一方不能同时履行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其支付义务,即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未按顺序履行的,应当同时履行。一

    2021-10-31 15,340
  • 违法履行职务能否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因履行职务行为致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2023-05-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职人员辞职的法定程序 01:12
    公职人员辞职的法定程序

    公职人员辞职的法定程序如下: 1、公务员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 2、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3、任免机关审批,作出同意辞去公职或者不同意辞去公职的批复,同意辞去公职的应当同时免去其他所任职务; 4、任免机

    2,323 15,340
  • 公务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01:02
    公务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具体如下: 1、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2、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3、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忠于职

    9,722 15,340
  • 公职人员判缓刑能保留公职吗 01:17
    公职人员判缓刑能保留公职吗

    缓刑又被称为“暂缓量刑”或“缓量刑”,一般指的是对于触犯刑法,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的表现,且如暂缓执行期间确实不会再次危害社会的,即规定一个的考验期;如果在考验期限内,犯罪人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

    1,46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