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存在欺诈胁迫的离婚协议有效,经撤销后失去法律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离婚协议书签订时受欺诈、胁迫的,当事人可以遭受欺诈、胁迫为由,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书。受胁迫的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要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离婚协议没有分割房子的,该协议也是有效的。离婚协议只要就婚姻解除、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负担等问题达成的合意,且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内容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有效的。 至于没有分割的房子,夫妻
离婚协议自夫妻办理完成离婚登记后生效,如果发现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订立时存在欺诈、胁迫情形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撤销该财产分割协议,撤销后该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若一方主张撤销离婚协议重新进行财产分割,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订立离婚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且应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出。《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第八条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确实有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的地方,由于离婚双方毕竟有过夫妻名分,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可能还育有子女,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除了纯粹的利益考虑外,常常难以避免地包含一些感情因素,所以,人民
离婚协议在夫妻完成离婚登记后生效。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订立时发现欺诈、胁迫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分割协议,撤销后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欺诈和胁迫,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 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 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
被胁迫结婚的,该婚姻仍然有效,但是被胁迫一方具有撤销权,即被胁迫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但该撤销权应当在法定期限内行使,即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行使,超过该期限的,撤销权消灭。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被胁迫一方被非法限
夫妻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或者进行离婚诉讼后,已经解除婚姻关系的,就算后来再选择重新登记结婚,也不能影响已经生效的离婚协议继续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双方是否复婚不会影响离婚协议的效力。双方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的时候离婚协议就已经生效,不存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