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微信上冒充女人骗红包犯法吗
微信上冒充女人骗红包犯法吗

微信上冒充女人骗红包犯法吗

2020-02-27 317
普法内容
微信上冒充女人骗红包犯法。网络诈骗金额3000元构成诈骗罪;小于3000元的治安处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冒充他人微信聊天属于犯法吗
    冒充他人微信聊天属于犯法吗

    冒充他人进行微信聊天的行为一般是不属于违法行为的,但若冒充他人进行违法行为如诈骗的,则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

    2020-08-21 689
  • 微信骗红包7000会抓吗
    微信骗红包7000会抓吗

    《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则对“数额较大”的标准予以了明确,即财物价值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实际情况在

    2022-04-12 680
  • 微信诈骗领取红包
    微信诈骗领取红包

    在微信上骗取他人红包构成诈骗。首先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意实施了诈骗行为,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诈骗行为陷入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遭受了财产损失,行为人得到了财产。

    2020-08-30 131
专业问答更多>>
  • 在微信上骗红包犯法吗

    在微信上骗红包如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是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021-05-27 15,340
  • 微信诈骗红包

    骗三千元的微信红包会立案。法律对诈骗金额的定性是:诈骗金额在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属于较大金额;诈骗金额在3万元至10万元之间,属于巨额;诈骗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巨额。诈骗立案的最低要求是金

    2021-11-04 15,340
  • 微信骗红包能立案吗

    最好向司法机关举报,由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法律依据: 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

    2022-04-27 15,340
  • 微信上收红包1000元违法吗

    非法,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

    2021-12-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红包接龙违法吗? 01:04
    红包接龙违法吗?

    红包接龙是否违法需看是否带有营利性质。如果是朋友间的小额互发,不带营利性质的可视为赠与,但如果以营利为目的,就属于“拿有价值的东西做注码来赌输赢的游戏”,即属于赌博行为。如果群主纠集成员进行红包赌博,就涉嫌构成了开设赌场罪。开设赌场罪,是指

    1,753 15,340
  • 微信诈骗判多少年 01:11
    微信诈骗判多少年

    微信诈骗判刑需要看诈骗金额而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1,373 15,340
  • 别人冒充代理人签合同怎么办 01:00
    别人冒充代理人签合同怎么办

    别人冒充代理人代签合同时,该合同对被冒充的人不产生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冒充代理人签订合同属于无权代理。行为人事实上并没有代理权,该合同不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效力,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冒充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1,31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