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有下列标准的,投放危险物质罪才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
构成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以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销售危险物质罪的既遂判决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销售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法律分析 达到以下标准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才能立案: 1、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造成传染病流行、暴发的; 4、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
即即使是行为没有造成不特定的或者是多数人的生命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但只要具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即可构成既遂,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所以本罪的未遂是犯罪行为没有能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 2、此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要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其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毒,危害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属于非法制造、运输、储存、买卖危险物质罪的一项。本罪为所保护的法益为公共安全,此罪是侵犯公共安全的犯罪。若行为人非法地对具有毒害性质的、具有放射性质的或者是传染病的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进行储存,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危害,就触犯了此
买卖公民信息涉嫌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并向其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或者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都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因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