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被教唆犯量刑标准是什么呢?谢X解答
被教唆犯量刑标准是什么呢?谢X解答

被教唆犯量刑标准是什么呢?谢X解答

2024-06-14 23
普法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2、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抚顺伤残鉴定标准的内容是什么呢?谢X解答
    抚顺伤残鉴定标准的内容是什么呢?谢X解答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3个月×5000元/月=65000元。(详见国务院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新的《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和第64条第2款);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3个月×3390.33元/月=44074元(详见辽人社[20

    2024-05-10 23
  • 吸毒教唆犯被骗和教唆的量刑是怎样的?
    吸毒教唆犯被骗和教唆的量刑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对于构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一下规定进行处罚量刑: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1-25 116
  • 办理省外户口迁移手续是什么呢?谢X解答谢X
    办理省外户口迁移手续是什么呢?谢X解答谢X

    异地户口迁移手续: 第一步: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第二步: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第三步;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第四步: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 第五步:持户籍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结婚证等)前往迁入地的市级公安局户政科申请迁入

    2024-06-23 19
专业问答更多>>
  • 教唆杀人犯如何判啊?谢x解答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教唆杀人犯怎么判,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假如这

    2023-04-05 15,340
  • 量刑的正犯化的内容有哪些呢?谢x解答

    间接正犯不属于共同犯罪。间接正犯是指利用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犯罪的行为,由于无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犯罪的主观条件,因此利用人单独构成犯罪。只有个人承担犯罪后果。 间接正犯也叫间接实行犯、

    2022-08-08 15,340
  • 法院量刑建议书的样板是什么呢?谢x解答

    法院应当认真对待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书。 《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明确了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的时间、量刑建议的内容、量刑建议的方式以及量刑建议的变更问题,为规范量刑建议权的行使提供了依据

    2022-08-03 15,340
  • 故意纵火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是怎么的呢?谢X解答了!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故意纵火罪量刑,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22-08-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31 15,340
  •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01:20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教唆犯,是指行为人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行为。在教唆犯罪中,教唆人一般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教唆犯罪应从以下

    669 15,340
  • 入户盗窃量刑标准是什么 00:59
    入户盗窃量刑标准是什么

    入户盗窃,指的是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进入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和侵占公私财物管控权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入户盗窃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或实施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

    2,68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