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在编教师有没有生育险
在编教师有没有生育险

在编教师有没有生育险

2020-03-14 1,119
普法内容
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五大险种之一,而社保缴纳是国家对企业的强制性要求。只要是符合条件的职工都可以享受国家的这项福利,教师也是如此。缴纳生育险满一年就可以享受相关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生育险的,可按照生育险的相关规定,女职工在生育期间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在编教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是什么?
    在编教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是什么?

    教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及教师生育险有学校统一报销。 一、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1、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2、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2024-07-01 24
  • 编制教师没有生育津贴是什么原因?
    编制教师没有生育津贴是什么原因?

    所在单位没有支付生育保险。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

    2020-10-15 1,696
  • 在职在编教师生育津贴怎么领取?
    在职在编教师生育津贴怎么领取?

    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事业单位女工作人员产假期间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计发,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单位同类同级人员平均水平计发。公办学校教师属财政供养人员,若生育津贴低于产假期间的工资发放,则生育津贴应由单位上交所属财政。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

    2020-03-12 920
专业问答更多>>
  • 在编教师有编制吗

    一,如果当事人(不管是不是有编制)符合学校辞退的理由,可以辞退,这和当事人是否有编制无关。二,辞退:1,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

    2022-02-06 15,340
  • 请问,在编教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是什么?

    教师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及教师生育险有学校统一报销。 一、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1、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2024-08-30 15,340
  • 未婚生育不能入编教师

    未婚生育不能入编教师。未婚生育违反了计划生育法,及违反了国家规定的法律。按照规定,未婚生育的人是没有资格入编制的。教师作为孩子的导师,首先需要做到自身作责,因此对于教师的入职是有一套严格的审查的,未婚

    2023-03-10 15,340
  • 大专生在编教师辞职有补偿吗

    你和单位如果签订有劳动合同,那么要根据合同约定来定,如果单位对你进行了培训并约定了服务期限,在服务期限未满的情况下,你提出辞职,学校有权利要求你退出培训费用;暑期培训费的发放,要看其性质,如果是福利性

    2022-02-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在编教师未婚生子单位会管吗 00:47
    在编教师未婚生子单位会管吗

    在编教师未婚生子单位会管。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故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是单位还是要照常给这位员工批产假的,而且这期间不能开除这位员工,否则就违反了劳动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

    7,699 15,340
  • 五险一金有生育险吗 00:54
    五险一金有生育险吗

    五险一金有生育险。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在职职工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为“应当缴纳“项目,法律上应当即为必须,同时缴纳

    5,445 15,340
  •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哪些 01:15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哪些

    教师的行为违背教育法律的有: 1、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2、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3、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

    5,569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