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对于审判人员有哪些行为不该给予纪律处分
对于审判人员有哪些行为不该给予纪律处分

对于审判人员有哪些行为不该给予纪律处分

2020-12-10 160
普法内容
审判人员不应给予纪律处分的情形分别有:因对法律、法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其他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不承担责任: (一)因对法律、法规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 (二)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裁判错误的; (三)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四)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 (五)其他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对于违犯党纪的党员给予党纪处分有哪些情形
    对于违犯党纪的党员给予党纪处分有哪些情形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相应处分。具体处分的种类有5种,根据处分的轻重依次可以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2020-09-21 2,637
  • 对审判人员在调取证据中的违法行为如何给予纪律处分
    对审判人员在调取证据中的违法行为如何给予纪律处分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有关人员故意不予收集,导致裁判错误的,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 2、依职权应当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进行鉴定、勘验、查询、核对,或者应当采取证

    2020-01-06 189
  • 哪些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
    哪些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

    党员违法犯罪、违反政治纪律、违反组织纪律、违反廉洁纪律、违反群众纪律、违反工作纪律、违反生活纪律的都会受到处分。违反纪律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处分。

    2020-12-14 2,134
专业问答更多>>
  • 对审判人员在调取证据中的违法行为如何给予纪律处分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有关人员故意不予收集,导致裁判错误的,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 2、依职权应当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进

    2023-01-15 15,340
  • 刑法判缓刑的人员给予哪些党纪处分

    相关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2022-07-29 15,340
  • 如何追究对审判人员的纪律处分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请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有关人员故意不予收集,导致裁判错误的,给予警告至撤职处分。 2、依职权应当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认定的证据进

    2023-07-20 15,340
  • 由于走私罪对于什么行为人对罪行给予判处

    1、走私罪是一个统称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等; 2、以走私文物罪为例,单位或个人违反海关法规和文物保护法规,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行为,是走

    2022-11-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00:57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如下: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其

    13,012 15,340
  •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00:59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3,960 15,340
  • 哪些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01:13
    哪些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以下七点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1、给付或收受现金的贿赂行为; 2、给付或收受各种各样的费用; 3、给付或收受有价证券; 4、给付或收受实物; 5、以其他形态给付或收受; 6、给予或收受回扣; 7、给予或收受佣金不如实入账,假借佣金之名进行商业

    1,15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