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司解散需多久通知员工,怎么规定的
公司解散需多久通知员工,怎么规定的

公司解散需多久通知员工,怎么规定的

2024-04-23 18
普法内容
一般公司解散是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员工,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院宣告公司解散规定要多久能解散公司
    法院宣告公司解散规定要多久能解散公司

    法院宣布公司解散立即生效。人民法院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应当注重调解。当事人不能协商一致使公司存续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法院宣布公司解散后,公司可以自行清算,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

    2020-01-03 194
  • 公司提前解散应该如何通知员工
    公司提前解散应该如何通知员工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里所说的无确定终止时间,是指劳动合同没有一个确切的终止时间,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不能确定,但并不是没有终止时间。只要没有出现法律规定的条件或者双方约定的条件,双方当事

    2024-05-10 23
  • 公司解散员工离职钱是否是代通知的
    公司解散员工离职钱是否是代通知的

    公司解散是否给员工代通知金,当一个公司的决策者或者决策层决定公司破产或者解散时,突然使得员工失去工作,这种情况下员工是可以选择要求公司赔偿代通知金的。

    2020-04-07 181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司解散后半年没有通知员工

    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

    2022-07-08 15,340
  • 解散之后要多久才能通知员工

    公司解散应在解散前30天通知员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

    2021-11-25 15,340
  • 公司在什么情况下解散公司需要赔偿员工, 公司解散员工员工怎么维权

    1、公司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2、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

    2022-03-04 15,340
  • 公司可以提前30天通知员工解散公司吗

    公司解散要提前通知员工,并且需要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如果没有提前三十天进行书面通知的,就要支付代通知金,要是提前了三十天通知的,即便是口头通知的也不需要支付。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

    2023-09-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多少 01:15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多少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因为有关原因导致解散的,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通常情况下,公司应该要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事情,并依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0

    1,543 15,340
  • 公司解散试用期员工怎么赔偿 01:09
    公司解散试用期员工怎么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以及《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公司解散的,则意味着员工与公司的劳动关系终止,公司应该向试用期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一般情况下,试用期员工的试用时间为3到6个月,不会超过6个月,因此公司应该支付试用期员工0.5个

    2,089 15,340
  • 公司诈骗员工判多久 00:57
    公司诈骗员工判多久

    公司诈骗员工判多久要根据该员工是否参与公司诈骗的行为来定。如公司员工明知公司从事诈骗行为,而参与诈骗行为的,应当根据参与的诈骗数额进行处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

    1,139 15,340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