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抢劫罪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抢劫罪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抢劫罪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2020-10-15 260
普法内容
可以不予起诉抢劫罪的情况是: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4、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等。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入户抢劫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入户抢劫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入户抢劫会加重刑事责任。入户抢劫属于抢劫罪的加重处罚的情形,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一般构成该罪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7-28 82
  • 入室抢劫致人死亡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入室抢劫致人死亡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一般认为,此种情形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既然是结果加重犯,那么就需要行为人对该重结果有罪过,或者是直接故意,或者是间接故意,或者是疏忽过失、或者是自信过失且该重结果的承受者应当是被害人,不应当是被害人之外的第三人。如果行为人对被害人的重伤

    2020-12-06 154
  • 在在数罪的情况下要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在在数罪的情况下要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在犯数罪的情况下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如下: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

    2020-11-25 76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022-02-02 15,340
  •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情形下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二)犯罪已经过起诉期限的; (三)经特赦免除刑罚的; (四)未告知或者撤回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 (五)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视为

    2021-12-21 15,340
  • 什么情况下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022-05-07 15,340
  • 抢夺枪支罪可以从什么情况下追究刑事责任

    犯抢夺枪支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是:一般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指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

    2022-05-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146 15,340
  • 抢劫可以判什么罪 01:07
    抢劫可以判什么罪

    抢劫可以判抢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无论行为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抢劫行为的,就构成抢劫罪。盗

    1,326 15,340
  • 哪些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01:02
    哪些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以下情形可以追究缔约过失责任: 1、假借签订合同,恶意的进行磋商;假借指的是合同任意一方当事人根本没有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意思,与对方当事人进行磋商只是借口,旨在损害订约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2、故意隐瞒与签订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

    1,26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