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怎么样才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
怎么样才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

怎么样才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

2020-07-31 122
普法内容
具备下列要才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危险物质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危险物质抢走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的要件?,法律怎么规定的
    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的要件?,法律怎么规定的

    抢劫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

    2024-04-11 18
  • 如何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具体规定有哪些
    如何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具体规定有哪些

    符合下列条件即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危险物质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危险物质抢走的行为。

    2021-09-28 28
  • 抢劫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抢劫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抢劫危险物质罪的具体犯罪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枪支、弹药、爆炸物抢走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达到刑

    2020-02-27 132
专业问答更多>>
  • 抢劫如何构成危险物质罪?

    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的要素是: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危险物质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危险物质抢走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

    2023-08-24 15,340
  • 如何构成抢劫危险物质罪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危险物质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危险物质抢走的行为。

    2023-08-31 15,340
  • 抢劫危险物质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吗

    抢劫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

    2023-02-04 15,340
  •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侵占罪构成危险物质抢劫

    符合本罪的构成要件即可构成: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所有者、持有者或保管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

    2022-10-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01:34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1,329 15,340
  • 怎么样才能构成骚扰罪 01:06
    怎么样才能构成骚扰罪

    骚扰罪指的是集合多人进行强暴或胁迫的行为,该罪是外国刑法罪名。该罪的特征,一表现在其犯罪形态表现为集团性行动;二表现在行为人实施强暴或胁迫行为,要能达到能够对某一地方的公共安宁构成危害的程度。我国法律目前对于骚扰罪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因此准

    10,893 15,340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 01:2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要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其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毒,危害

    1,36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