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关于吉林省诈骗罪立案的标准为《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
构成合同诈骗的要求分别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
法律上没有骗婚的规定,因欺诈而也是有效的婚姻,受法律保护,双方感情不合可以向起诉离婚。如果一方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婚姻为诱饵,隐瞒真实,假借而骗取财物,事后携款逃跑,数额较大的,涉嫌,建议及时
诈骗罪的破案率高低取决于所掌握的线索是否充分。一、诈骗罪定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一般被网络诈骗的金额达到2千元至5千元的范围,就可以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但是因为各个省或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是不相同的,因此可能导致会有所不同;如果诈骗的金额较小,没有达到2千元的话,是无法构成诈骗罪的,但它是属于违
网络诈骗罪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为行为人采用了欺骗的方式,骗取了数额较大的他人财物;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的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