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司偷税漏税股东是否会被罚
公司偷税漏税股东是否会被罚

公司偷税漏税股东是否会被罚

2022-12-02 283
普法内容
公司偷税漏税股东不知情的一般不会被罚,知情并参与其中的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公司偷税漏税股东承担什么责任,股东会不会被罚款?
    公司偷税漏税股东承担什么责任,股东会不会被罚款?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公司偷税购税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众多公司的偷税漏税方式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更有甚者可能会利用法律的真空地带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对于偷税漏税股东应承担什么责任,我国相关法律对此作出了一些规定,即以公司股东是否参与进行判断:我

    2024-06-13 38
  • 公司偷税漏税是谁的责任,偷税漏税会被怎样处罚呢?
    公司偷税漏税是谁的责任,偷税漏税会被怎样处罚呢?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

    2024-07-02 34
  • 股份公司偷税漏税发现后处罚股东不
    股份公司偷税漏税发现后处罚股东不

    如果股东有过错处罚,否则不处罚。

    2024-06-13 25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司股东偷税漏税怎么举报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2023-03-23 15,340
  • 股东偷税漏税会坐牢吗

    偷税漏税股东如果涉及到犯罪行为的是有可以坐牢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对于偷税漏税金额达到应纳税额10%以上的,那么是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占到30%以上的可以处三年以下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1-15 15,340
  • 公司被人举报偷税漏税。查到偷税漏税的处罚是怎样?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2-07-13 15,340
  • 偷税漏税处罚法人和股东

    若公司偷税漏税,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构成逃税罪,实行双罚制,即单位和主管人员均要受到刑事处罚。 具体是: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023-07-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怎么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 01:04
    怎么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

    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得方式如下: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

    3,488 15,340
  • 偷税漏税一般判多久 01:16
    偷税漏税一般判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偷税漏税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程度,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情况下,逃税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形:1、逃税数额较大,同时满足逃税款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逃税数额

    2,941 15,340
  •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790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王春妮律师 王春妮律师

广西超仁律师事务所 | 高级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公司法、民事诉讼、文书撰写
咨询律师
181-7670-068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