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的最高判几年缓刑几年?
缓刑的最高判几年缓刑几年?

缓刑的最高判几年缓刑几年?

2021-07-07 38
普法内容
1、有期徒刑缓刑的考验期限最多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根据《刑法》对于缓刑的相关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并且对于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法律上规定缓刑最多判五年,中国刑法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判三年缓刑一般缓刑的期限几年
    判三年缓刑一般缓刑的期限几年

    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若是适用缓刑,一般会判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缓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21-12-20 55
  • 根据规定缓刑最多缓刑几年?
    根据规定缓刑最多缓刑几年?

    一、根据规定缓刑最多缓刑几年? 1、缓刑期限最多为五年 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

    2024-05-04 36
  • 判刑6年缓刑能减几年
    判刑6年缓刑能减几年

    经济犯判刑6年,减刑最多不超过三年。

    2020-03-09 202
专业问答更多>>
  • 死缓减刑最低几年,最高几年,怎么算的

    死缓减刑最低多少年?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中专门增加了一项来说明死缓减刑最低多少年:“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

    2022-07-26 15,340
  • 判缓刑之后有几年的缓刑

    大概意思是在缓刑期内,不再犯错,缓刑期到后就不用判刑了。判刑然后缓刑几年是什么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比如判你死刑,缓刑2年,那么在这2年里你不再犯错,2年后你就变无期了。假如你被判了有期2年,缓刑1年,那么

    2022-08-01 15,340
  • 哪种法律规定最高缓刑的最多判几年

    缓刑考验期是多长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

    2022-12-23 15,340
  • 缓刑最高判几年,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缓刑最高判三年有期徒刑。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缓刑法

    2023-10-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案底几年可以撤销 00:56
    缓刑案底几年可以撤销

    缓刑案底不管过了几年,都不可以撤销。案底一般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缓刑也不是免除刑事处罚,即使被判处缓刑,也一样会有犯罪记录,留下案底。而该犯罪档案通常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记录的封存与查询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

    1,702 15,340
  • 什么是判刑五年缓刑一年 01:31
    什么是判刑五年缓刑一年

    不存在判刑五年缓刑一年的说法。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其次,缓刑考验期必须比原判刑期长,判刑五年缓刑一年是

    1,126 15,340
  • 寻衅滋事最高判几年 00:54
    寻衅滋事最高判几年

    如果行为人多次犯寻衅滋事罪,最高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可以并处罚金。如果没有多次犯罪,犯罪分子一般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在公共场合带

    1,72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