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 2.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3.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
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冒名顶替上大学不判刑的原因主要包括: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法律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 根据法律规
一、冒名顶替上大学是否违法? 冒名顶替上大学是违法的。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因此,《刑法》上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但
构成了冒名顶替罪。冒名顶替别人的名额上大学的属于构成了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当事人有权向法院依法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
冒名顶替上学:冒名顶替上大学涉嫌冒名顶替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冒名顶替上中小学等学校,涉嫌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或者不判处主刑单处罚金。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 1、客体要件,冒名顶替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替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
顶替酒驾的人的处理:1、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不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