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监管居住一般多长时间
监管居住一般多长时间

监管居住一般多长时间

2020-03-01 202
普法内容
监视居住分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领导批准后,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决定书应写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状况,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事项和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执行机关的名称等内容,并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 监视居住最长时间不超过6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居住证时效一般有多长
    居住证时效一般有多长

    一、居住证时效一般有多长 1、居住证时效一般有1年。居住证一般会由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期是一年的,居住证持有人需要在居住地连续居住的,应该在居住每满1年之日前1个月内,到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到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办理签注手续。因

    2022-08-10 49
  • 监视居住的申请时间要多长时间
    监视居住的申请时间要多长时间

    法律没有规定监视居住的申请时间要多久,只规定了申请监视居住需要满足以下情形: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024-06-12 23
  • 监视居住公安如何监视,监视居住时间是多长呢?
    监视居住公安如何监视,监视居住时间是多长呢?

    关于监视居住公安怎么监视的问题作出解答: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

    2024-06-07 45
专业问答更多>>
  • 监视居住法律规定监视居住一般多长时间呢?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是规定了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最短期限没有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采取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2022-07-20 15,340
  • 监视居住最长一般多久能批监视居住

    1、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

    2023-07-23 15,340
  • 指定监视居住时限一般需要达到多长时间呢。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2022-08-01 15,340
  • 监视居住间卫生间要监视吗,还有监视居住的时间是多长时间

    这个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法院、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起止时间的确定方法与刑事拘留、逮捕的确定方法一致,以宣布之日开始计算,而公安机关则是以宣布的次日开始计算 本人曾经在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

    2022-08-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 01:09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

    2,161 15,340
  • 东莞办理居住证需要多长时间 00:56
    东莞办理居住证需要多长时间

    东莞办理居住证需要15个工作日。公民在东莞居住,需要办理居住证是需要在当地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以上,再带上相关资料到居住地所属的派出所,或者授权社区机构申请办理居住证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

    7,027 15,340
  •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多久 01:24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多久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如果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

    3,61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