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强迫的法律定义
强迫的法律定义

强迫的法律定义

2020-07-17 704
普法内容
婚内强迫性行为,是指婚姻关系中的一方(通常是丈夫)违背另一方的意志,采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婚内强迫性行为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近几年来,随着民主政治、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此行为如何定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法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此类行为应属道德调整范畴,有人主张将其定性为婚内强奸,与普通强奸犯罪一样以刑法予以调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该法律有关胁迫的定义吗
    该法律有关胁迫的定义吗

    胁迫指行为人为达到某种非法目的,而采取的足以造成他人产生精神上强制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的行为。例如,张三以对李四造成人身伤害相威胁,强迫李四与之订立货物买卖合同。由于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违背了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对于这种行为,

    2020-04-16 218
  • 在我国法律上什么事强迫交易罪?法律上是怎么定义的
    在我国法律上什么事强迫交易罪?法律上是怎么定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024-06-05 18
  • 婚内强迫性行为在法律上该如何去定义呢
    婚内强迫性行为在法律上该如何去定义呢

    婚内强迫性行为是侵犯妇女性的权利即侵犯妇女人身权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性暴力。妇女的性的权利是妇女在性生活方面享有的性的自主权,不因其未婚、结婚、离婚、再婚而改变,性生活只有不违背女方的意愿在本质上才是合法的。性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

    2021-01-15 111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上对胁迫的定义

    在法律中,构成胁迫需要胁迫者具有故意,实施非法的胁迫行为,且被胁迫者需要因胁迫违背真实意愿而行动。胁迫包括身体胁迫、心理胁迫、性胁迫等类型。

    2021-12-28 15,340
  • 法律解释中强迫卖淫罪怎么定义?

    为了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强迫卖淫罪中被害人同意被迫卖淫界定为犯罪既遂标准,行为人一旦实施强迫他人卖淫,迫使他人作出同意卖淫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实际上已具备了观念性的危害结果,应在此时认定为强迫卖

    2022-07-27 15,340
  • 强迫卖淫罪的定义以及处罚

    强迫卖淫罪的构成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他人卖淫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他人意志,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他人卖淫。关于用何种方法强迫他人卖淫,法律上没有限制,实践中主要用暴力、胁迫

    2023-10-31 15,340
  • 在我国法律上哪些事强迫交易罪?法律上是怎么定义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022-08-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抚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01:55
    抚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亲权是身份权,其主要是义务。父母对于未成年人子女负有的亲权义务,包括人身上照护的义务和财产上照护的义务。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

    3,328 15,340
  • 强迫劳动罪是怎样认定的 01:04
    强迫劳动罪是怎样认定的

    强迫劳动罪的认定有以下四点: 1、侵犯的对象是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休息休假权; 2、客观上表现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上必

    956 15,340
  • 非法集资的定义 01:24
    非法集资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相关金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含个人和单位)吸取资金的行为,且又同时具有如下情况的,就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 1、未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借以经营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

    4,85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