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怎么处理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怎么处理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怎么处理

2020-02-11 158
普法内容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办法是: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赔偿。除此之外,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能否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
    能否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能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具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的,单位可以予以辞退,且无需补偿劳动者。

    2022-08-09 203
  • 被打者不同意追究责任了,被打者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
    被打者不同意追究责任了,被打者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

    倘若遭受他人侵害后遭遇警方拖延处理的困境,对此问题的解决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倘若伤势较轻,此类事件属于行政方面性质的案件,针对肇事者,司法部门有权实施治安拘留或是实施罚款。 民警在处理这类伤害案件时,通常会积极采取调解方式。 警察的办

    2024-05-08 44
  • 刑事责任的追究期间能不能开除劳动者
    刑事责任的追究期间能不能开除劳动者

    能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

    2020-06-17 112
专业问答更多>>
  • 能开除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吗

    能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2022-06-11 15,340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不会被开除公职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条款,属于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中一项,是不需要对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金的。 《劳动合同法》(六)第三十九条劳动者

    2022-04-10 15,340
  • 追究刑事责任劳动合同怎么办

    对于追究刑事责任劳动合同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法了可知,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与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

    2022-07-01 15,340
  • 劳动者被公司解聘能不能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能开除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具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的,单位可以予以辞退,且无需补偿劳动者。

    2023-10-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672 15,340
  •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275 15,340
  • 挪用公款几万追究刑事责任 01:05
    挪用公款几万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挪用公款的用途、去向不同,挪用公款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要求不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

    1,457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