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问题解答: 恐怖行为的惩处有: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犯帮助恐怖活动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犯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散布恐怖信息,是指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十四周岁的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均可成为本类行为的主体。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放火
恐怖行为的惩处有: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犯帮助恐怖活动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犯准备实施恐怖活动
辱骂恐吓诽谤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侮辱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恐怖主义性质的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
中止。已经拿起注射器意味着犯罪行为开始实施,准备注射器才是预备打雷是意志以外的因素,但打雷受惊引起的思想斗争是自身因素,打雷并不能必然导致气停止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公安机关对调查的恐怖嫌疑人的约束管制具体如下: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定期向公安机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