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具体请参照《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关于劳务关系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
如果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的一方受伤,由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一方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是第三人造成的,则由第三人来承担赔偿责任,或者提供劳务依法也可以请求接受一方给予补偿,接受一方补偿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第1款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
在劳动合同订立时,若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劳动者无法正常履行相关约定条款,劳资双方应共同协商,就尚未变更的劳动合同中的具体条款进行充分协商,并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当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时,若
有关车祸赔偿伤残赔偿金标准的事,应当对残疾赔偿金进行调整的两种情形:一是受害人因伤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可以对残疾赔偿金做相应调整。这是指受害人获得的收入并不取决于其劳动能力,因此虽然部门丧失或者完全
可以的,工伤达到一定的伤残等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7级是需要赔偿13个月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务关系的工伤赔偿标准规定如下:10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9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8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7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