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保留商标权可以抗在先著作权吗
保留商标权可以抗在先著作权吗

保留商标权可以抗在先著作权吗

2020-08-26 115
普法内容
商标权不能对抗在先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先著作权属于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第三十三条 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或者任何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四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使用著作权还能争到商标权和商标权在先吗
    使用著作权还能争到商标权和商标权在先吗

    商标权不能对抗在先著作权。商标权和著作权都受法律保护。如果通过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包括著作权取得商标注册,商标主管机关应撤销该注册商标。而且法律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所以商标权不能对抗在先著作权。

    2020-12-18 33
  • 在网上写留言可以保留著作权吗
    在网上写留言可以保留著作权吗

    网上留言,留言人对此享有著作权,但应当只有该网上留言可以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出来,串联成独特的作品后,该网上留言才能依据著作权法获得相应的著作权,即该网上留言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2020-11-01 119
  • 美术著作权可以保护商标吗
    美术著作权可以保护商标吗

    著作权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与专利法保护的智力成果不同,著作权保护的是某种思想独创的表达,而不是这种思想方案。

    2024-06-26 38
专业问答更多>>
  • 一种对先注册商标能对抗在先著作权吗

    商标权不能对抗在先作权。法律保护了商标权和作权。商标主管机关通过侵犯他人合法在先权利包括作权取得商标注册的,应当撤销该注册商标。而且法律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因此商标权不能对抗

    2021-11-22 15,340
  • 商标权在先著作权在后冲突吗商标商标侵权

    1、是有冲突的,因为著作权不可以对抗商标的在先权利,《商标法》所保护的在先权利是指在商标申请注册之前即已存在并合法有效的权利。同时,当出现不同主体在相同类似商品上同日申请相同近似商标,以及以不正当手段

    2023-05-23 15,340
  • 商标权能否对抗在先著作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商标权不能对抗在先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先著作权属于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2023-08-29 15,340
  • 商标在先权与著作权有何不同?

    商标在先权 著作权 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适用的期限并不相同。商标在先权利是在他人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有使用的事实。这是对使用人的使用时间的要求,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就没有“在先使用”,也无

    2023-02-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著作权署名权可以转让吗 01:11
    著作权署名权可以转让吗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可以转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将著作权全部或者部分、有偿或者无偿转让给他人。转让方式包括了买卖、互易、赠与和遗赠等。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转让著作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作品名称、转

    1,514 15,340
  • 著作人身权可以放弃吗 01:18
    著作人身权可以放弃吗

    人身权与财产权不同,具有严格的人身从属性。在我国,法定的著作权就包括了人身权以及财产权。其中,财产权可以转让,人身权不可能让与,更不可放弃。因此,如果著作权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这时候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就会自动获得著作的人身权。著作权

    1,728 15,340
  • 著作权的保护期 01:12
    著作权的保护期

    针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如果作品的作者是公民的,则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可至作者死亡之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作品的作者是其他组织或者是法人的,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一般至作者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如果出现作品自作者创作完成后50年

    1,408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