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所有的资金; 2、国家机关、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资金; 3、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资金; 4、犯罪主体确定的非国有公司、企业、集体资金; 5、
挪用公款有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私人企业不涉及挪用公款罪,私人企业为职务侵占罪或者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包括:行为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三个月以上未偿还的。
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一、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
1、国有企业的,构成挪用公款罪;非国有企业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2、每月挪用1次,80次,就是说4万元,挪用了6年半的时间;无论是数额,还是时间,均构成犯罪。 依据是,《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属于挪用公款罪。如果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挪用公款罪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挪用公款案立案标准包括以下三种: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