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著作权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著作权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著作权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2024-05-22 8
普法内容
著作权作为国家所保障的特别权利,同时又以保护公益作为其主要的立法目的,它的行使不是绝对和没有限制的,只有合乎于一定的要件,才能构成侵权行为,负担赔偿责任。 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内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扩张,几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劳动的创作成果。为了包容各类的创作,以及适应未来可能发展出的新的传播方式,各国著作权法一般采概括性的规定与列举式的规定相结合,以灵活运用。至于所列举的作品形式不外乎下列数项: (1)文学作品(包括文字、语言); (2)音乐作品(包括曲与词); (3)戏剧作品(包括配乐); (4)舞蹈及哑剧创作; (5)图画、雕刻及雕版等美术作品; (6)摄影作品及图片; (7)电影及其它视听作品; (8)地图、科技及建筑图形。 随着科技的发展,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范围不得不极度的扩张,以涵盖一切形式的作品,甚而在一些国家还扩及到对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及表演的邻接权。但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初衷即在于便利公众的文化进展,因此,一面扩展著作权法保护的标的,一方面又必须就排除客体作出详尽的规定。 一般而言,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包括构想(idea)、程序(procedre)、过程(process)、系统(system)、操作方法(methodofoperation)、概念(concept)、原则(principle)及发现(discovery)等,原属于宇宙的自然现象或规律,将其发掘出来,仍然应属于公共利用的范围。此外,时事新闻、政府法令、公文、法院判决书,希望受到公众的广泛传阅。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可以归于系统或原则中,不应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内。而简短的口号、符号、图案、名称、姓名、字体、色彩安排等如不能完全表达一种连贯的思想,它们属于人格权或商标权的范畴,而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2、须为著作权法所明文保护的排他性权利 随着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扩大,著作权的权利的种类也相应增加。一般地说,包括以下各项: (1)复制权; (2)发行权; (3)出租权; (4)展览权; (5)表演权; (6)放映权; (7)广播权; (8)信息网络传播权; (9)摄制权; (10)改编、翻译、汇编权。 著作权除包涵上述的经济利益外,还有人身上的价值。英美法系国家虽未在著作权法中明文规定著作人身权的内容,但仍然委诸于习惯法上的法理,如违反契约、侵权行为、侵害隐私权、诽谤、不正当竞争等观念来保护。美国著作权法规定凡联邦著作权法未曾规定的范畴,各州有权另行制定法律来规范,也不排斥著作人身权的观念。 至于大陆法系国家则明文规定保护作者的人身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这些权利不得让与及继承,虽然在市场上较为人们所轻视,但侵害这些权利,同样应受法律的制裁。 3、被害人须有著作权 原告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首先应当证明其享有著作权。在我国,不采著作权取得须先经行政机关审查登记的制度,而采“创作”主义,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就取得著作权。但在诉讼中,原告仍须证明其著作权的存在。著作权的存在,除上述应属于成文法所保障的客体和权利范围以外,原告还须证明:(1)作品具有原创性。著作权的取得要件与专利权不同,后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而著作权只要具有原创性就够了,即只要是经过个人心血努力、独立创作而非盗用、抄袭他人著作而成即可。(2)具有我国国民的身份或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4、受害人须证明对方有侵权行为,亦即侵害著作权人受法律保护的几种特别权利。复制、展览、表演、发行等都是客观的行为,较易判断侵害是否发生。但是对于“抄袭”,即因“观念”等不受保护,须先分出“观念”以外的“表现形式”为保护的标的。而抄袭又不能局限于一字不易的雷同,其判断难免有主观的价值判断,而缺乏客观标准。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认为“copy”是指未以自己劳力或独立思考,而取自他人已受保护的作品。原告只需举证对方与自己作品“实质上近似”及曾“接近”过原作就够了。此后,证明未曾抄袭的责任转移于被告。有无接近,故不必证明被告确曾亲眼见过原著,仅以被告有相当机会接近原著,如原著曾大量发行于公众,或被告直接、间接有机会接近原著,均属于客观的事实,容易查清。但对于“实质上近似”仍属于主观的价值判断。法院曾有“一般人原则”、“专家原则”、“抽象原则”,以及学者的“平衡原则”,但都未能有彻底的解决,仍只能留给法院自由裁决。 5、被告不得以“合理使用”原则为抗辩 著作权法既然以公益的保护为重,在某种程度内,即使是未经许可而使用作品,被告尚可以“合理使用”为理由以为免责抗辩。各国法律也都明定哪些行为为合理使用。此外,对于“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明示如下: (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即依其为商业性使用或非营利的教育性目的而区别; (2)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性质; (3)使用的数量及实质在整个受保护作品上所占的比例; (4)使用对有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经济市场的价值的影响。 6、禁止反言(Estoppel)的限制 在英美法系里,有所谓的禁止反言的制度。应用于著作权法上,多为无过失侵害者所援用。法院认为具备下列四种因素,被告可以禁止反言来抗辩: (1)原告明知被告侵害的事实; (2)原告直接或间接地有意使其发生,或发生也不违反其本意; (3)被告不知侵害的真实情况; (4)被告因信赖原告的行为始造成损害。 总之,原告曾示意或鼓励被告为此等侵权行为时,就不能再请求损害赔偿,即使暗示或引诱被告为侵权行为,也将丧失其损害赔偿请求权。 著作权的侵权,除须符合构成要件外,更须缺乏“合理使用”和“禁止反言”的情况,才能进而触及责任及赔偿问题。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及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
    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及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

    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认定条件是:需要符合法定的侵权行为模式,例如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等行为。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为侵权故意、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以及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

    2020-10-13 245
  • 构成著作权侵权要故意吗
    构成著作权侵权要故意吗

    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并不要求侵权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过失也有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比如在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审查不够严格,对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标准是,有侵权事实,使用作品的行为是违法的,且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2024-05-03 32
  • 著作权法中的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责任如何区分
    著作权法中的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责任如何区分

    著作权法中的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责任区分如下: 1、直接侵权:直接侵权是指某人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或违反著作权法规定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侵权行为,复制、传播、展示、演出或发行他人的著作物。直接侵权行为是直接违反著作权人的权益,没有经过任何中介或干

    2023-06-28 29
专业问答更多>>
  • 侵犯著作权有哪些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要有侵犯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 (2)行为具有违法性。

    2022-05-08 15,340
  • 如何认定侵犯著作权及著作权侵权构成要件

    侵犯著作权的认定: 1、违法性。造成损害事实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质,行为人才负有赔偿责任。否则,既使有损害事实,也不能使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2、损害事实。它通常是指侵权人所实施的行为客观上给受害方带

    2023-02-28 15,340
  • 著作权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特征有哪些

    著作权过去称为版权,不过随着时代演进及科技的进步,著作的种类逐渐增加,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根据著作权的定义可以推出著作权侵权构成条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所侵

    2022-08-07 15,340
  • 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侵犯他人著作权如何赔偿

    近几年社会中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也引发了很多知识产权案件,现实生活中,侵犯著作权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侵犯他人著作权如何赔偿?北京天驰君泰(广州)律师事务所杨森律

    2022-06-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是什么 01:35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是什么

    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主要存在下面几点区别: 第一,享有权利的主体不一样。著作权主要是作品的创造者享有,具体包括法人、自然人以及非法人单位。而相比之下,邻接权由作品的传播者享有,比如出版者、表演者、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者等; 第二,保护的对象不一

    3,356 15,340
  • 著作权侵权赔偿的原则 01:18
    著作权侵权赔偿的原则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侵权赔偿数额认定的标准和原则如下: 1、全部赔偿原则。可计算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的,侵权人按权利人全部实际损失给予赔偿。这里所说的实际损失,可以根据因侵权导致的复制品发行的减少量、或者侵权复制品的销售量来计算

    1,949 15,340
  • 著作权侵权怎么解决 00:50
    著作权侵权怎么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当著作权受到侵犯时,著作权人可以在调解组织的主持下与侵权人达成和解协议,以此来解决著作权纠纷。也可以根据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值得注意的是,仲裁

    643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