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个税扣除贷款利息
个税扣除贷款利息

个税扣除贷款利息

2020-08-11 192
普法内容
个税扣除贷款利息先从收入中扣除,如果房贷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双方分别承担一般,也就是分别扣除50%;如果是由夫妻一方承担的,那么承担个人所得税房贷的比例是100%。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款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个税房贷利息扣除方法有哪些
    个税房贷利息扣除方法有哪些

    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以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每月1000元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2020-01-31 331
  • 个税贷款利息有没有办法抵扣
    个税贷款利息有没有办法抵扣

    房贷利息抵税其实就和五险一金一样,在计算个税的时候提前减去。以后个税的计算方法就要比现在的计算方法多了一项,减去专项扣除费用。个税计算方法将变成:应纳税额=工资薪金-五险一金-房贷利息等专项扣除,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

    2020-11-18 172
  • 关于住房贷款利息抵扣个税问题
    关于住房贷款利息抵扣个税问题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是指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

    2020-04-23 116
专业问答更多>>
  • 个人所得税贷款利息扣除比例

    夫妻婚后贷款购房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税的,可以选择其中一方扣除。婚前夫妻分别购房贷款利息支出扣税,婚后可选择买方100套%扣除后,夫妻双方也可以按照扣除标准分别扣除各自的房屋50套%扣除。《个人所得

    2021-12-13 15,340
  • 个税扣除时车贷款利息怎么算

    1、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内住房,发生的第一笔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实际发生贷款利息年度,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

    2021-10-25 15,340
  • 个税专项扣除房贷利息

    房贷利息在个税中扣除,是指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先将房贷产生的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对扣除后的收入部分课以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在计算个税交多少时,将房贷的利息部分先从收入中扣除。

    2022-05-18 15,340
  • 个人如何缴纳个税和扣除贷款利息

    税收扣除贷款利息首先从收入中扣除,如果房贷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双方分别承担一般,即分别扣除50%;如果由夫妻一方承担,则承担个人所得税的房贷比例为100%。

    2021-11-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个人借贷利息多少合法 01:16
    个人借贷利息多少合法

    根据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的相关规定,民间的个人借贷最高利息一般不可以超过年利率24%,已经支付的超过24%的但少于36%的部分将不予退还,如果超过36%部分一般可以以不当得利的名义要求借款人进行返还。 个人借贷法律支持的利息分为以下三

    5,785 15,340
  • 罚款可以税前扣除吗 01:07
    罚款可以税前扣除吗

    罚款不可以税前扣除。刑事法庭对单位作出的罚金判决,是不允许税前抵扣的,此外还包括各行政单位,对于企业作出的行政罚款,也不能在税前先进行扣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不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其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3,318 15,340
  •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01:37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为: 1、子女教育一般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进行定额扣除,父母可选择由其中一人作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各按50%进行扣除。 2、属于继续教育学历的,按每月400元进行定额扣除;如果是职业资格教育的,在取得

    113,497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