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

2024-05-24 12
普法内容
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一般情况下,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3、公用电信设施罪】第一百三十一条【重大飞行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二条【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六条【危险物品肇事罪】第一百三十七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八条【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一百三十九条【消防责任事故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致人重伤罪】第三百二十四条【过失损毁文物罪】第三百六十九条【过失破坏武器装备、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2,即属于不适当的.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才成立犯罪)过失犯罪的概念《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对失犯罪进行了定义.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3。2:第一百一十五条【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九条【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即您所说的规定.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心理,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性质1.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3.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军事通信罪】第三百七十条【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构成要件1,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军事设施.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特征1,是过失犯罪。2,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矛盾。以下是有关过失犯罪应当或者可以减轻处罚情节的罪名。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过失犯罪有没有犯罪动机呢?法律如何规定的
    过失犯罪有没有犯罪动机呢?法律如何规定的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具有明确的指向即确定的目标,必然要有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积极追求行为,而无

    2024-05-26 15
  • 问一问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问一问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

    2024-04-26 14
  • 法律规定过失犯罪会结果犯吗
    法律规定过失犯罪会结果犯吗

    过失犯罪并不都是结果犯。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总之,对于过失犯罪来讲,是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才构成犯罪,但除刑法三百

    2020-11-14 156
专业问答更多>>
  • 问: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的规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行为。同时,法律明

    2024-12-21 15,340
  • 法律规定的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

    2022-08-09 15,340
  • 法律是怎样规定过失犯罪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

    2022-08-09 15,340
  • 犯罪过失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12-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 01:17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的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本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主观上具有过失,有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有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客观上必须造成了使致他人重伤的后果。构

    1,386 15,340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规定有哪些 02:44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规定有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规定有: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

    3,190 15,340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90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