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纠纷原告要举证吗?
合同纠纷原告要举证吗?

合同纠纷原告要举证吗?

2020-04-25 105
普法内容
合同纠纷中,原告一般是提出主张的一方,是需要举证的。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医疗纠纷案件中是原告举证还是被告举证呢
    医疗纠纷案件中是原告举证还是被告举证呢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实施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证明责任。 1、被告应当对自己在医疗活动中不存在过错和免责事由承当证明责任。 2、原告应当对医疗机构实施了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

    2024-06-24 29
  • 保证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举证
    保证合同纠纷被告代理词举证

    在撰写保证合同纠纷代理词正文时,应当着重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抓住争执点,鲜明地提出代理意见,并围绕这一观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展开论证。要从事实、证据、法理、逻辑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立足于事实和法律,针对实质性委托,进行准

    2020-09-14 126
  • 如何举证口头协议纠纷原告?
    如何举证口头协议纠纷原告?

    口头协议产生纠纷,在协商解决阶段,利益受损方的证据搜集是关键。所以,口头约定一旦诉至法院,主张方要提供当时发生合同约定行为的证据,这类案件由于证人证言的随意性很大,很难予以采信,这时就需要主张方提供当时履行合同时的间接证据,双方履行口头合同

    2020-10-16 144
专业问答更多>>
  • 工资纠纷原告由谁举证?

    1、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

    2022-10-15 15,340
  • 借款纠纷,原告要怎么举证,原告主起诉离婚

    贷款纠纷中的原告应当依法收集以下证据作为证据:原被告的身份证明、企业营业执照等文件;贷款合同、收据、借据等债权证明;以及可以证明贷款事实的据可以证明贷款事实。

    2021-12-22 15,340
  • 如果侵权纠纷需要原告的过错举证吗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包括侵权行为、过错,损害结果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一般的侵权责任承担上,原告应该证明存在侵权行为及损害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被告存在过错,在无过错责任承担

    2023-05-12 15,340
  •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原告举证对谁有利

    是你自己的问题吗?关于证据证明力的问题请教? 2007-05-2103:51对调解不满意,可以反悔吗? 2007-05-1103:43他的律师是全权代理,他可以增加代理人吗?在法庭上原告可以参加发言吗

    2022-01-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承揽合同纠纷举证由谁来举证 01:33
    承揽合同纠纷举证由谁来举证

    1、一般情况下实行“谁主张,谁举证”起诉方负责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要自己举证用证据证明自己在诉讼中所提出的主张。 2、对于某些特殊案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由于提出主

    1,731 15,340
  •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01:16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在提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明债权确实存在的证据。因此,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出借人负主要的证明责任,借款人负次要的证明责任。如果出借人无法提供,能够证明借款合同确实存在的证

    1,141 15,340
  • 虚假广告能起诉合同纠纷吗 01:05
    虚假广告能起诉合同纠纷吗

    虚假广告,可以合同纠纷为案由进行起诉。在合同成立的过程中,由于虚假广告内容的不真实,可以归结为民事欺诈。在规范这种现象中,我国的行政法规、刑事法律、民事法律都对此有所规定。消费者主要根据民事法律法规,追究广告商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606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