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符合下列标准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才立案: 1、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应予以立案; 2、行为人实施了煽动行为,而被煽动群众没有实施或没有完全实施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仍应
问题解答: 判断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要件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通常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如果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
暴力抗法构成妨害公务罪。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一般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但犯罪对象不一定会受到损害。 2、犯罪客体决定了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不一定能够决定犯罪性质。 3、犯罪客体是构成任何犯罪的必要要件,但犯罪对象则不是构成任何犯罪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