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2020-01-15 105
普法内容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是:主体是国有企业人员;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主观上是过失;客观上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一款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国有企业员工的法定失职罪
    什么是国有企业员工的法定失职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

    2020-03-17 95
  • 犯国有企业失职罪就一定是失职罪吗
    犯国有企业失职罪就一定是失职罪吗

    对于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若情节严重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是指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严重亏

    2020-05-03 62
  • 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构成什么犯罪
    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构成什么犯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2020-10-29 213
专业问答更多>>
  • 中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刑法中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立案标准: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3、其他致使国家利

    2022-06-08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犯罪构成要件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对象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客观上,国有公司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而破产或严重亏损,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国有事

    2021-11-26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怎么构成

    既遂刑事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量刑处罚为: 1、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造成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2-30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为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客观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

    2022-06-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01:18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首先看是否为单位犯罪,如果是单位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实行双罚制,即惩罚单位,又惩罚主管人员和直接参与犯罪的主要人员。其次,以保险诈骗罪为例,如果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位上的方便,帮助保险人骗取保险款,成立保险诈骗罪。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

    822 15,340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84 15,340
  •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19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