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间借贷担保多长时间过期
民间借贷担保多长时间过期

民间借贷担保多长时间过期

2021-02-18 123
普法内容
民间借贷担保多长时间失效,要依据担保的类型而定,如果是担保物权,担保的期限是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如果是保证的,按当事人约定期限,没有约定的,从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6个月内。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九条,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逾期过多长时间可以起诉
    民间借贷逾期过多长时间可以起诉

    民间借贷逾期后,三年期限内可以起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3-26 224
  • 担保贷款期限多长时间
    担保贷款期限多长时间

    一、担保贷款期限多长时间 1、担保贷款期限的时间,视以下情况决定: (1)信用贷款担保人的期限时间,要根据担保合同约定决定; (2)如果没有约定,担保期限是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6个月。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六条

    2022-05-28 37
  • 借条担保人担保期限多长时间
    借条担保人担保期限多长时间

    1、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限按约定计算;保证人与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限为主债权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

    2021-08-15 28
专业问答更多>>
  • 2022年民法典民间借贷的担保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保证期限由双方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限最长为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

    2022-11-16 15,340
  • 民间借贷担保时间多长时,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民间借贷担保的期限一般依据合同而定,如果贷款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023-10-02 15,340
  • 民间借贷保证人的保证期限最长为多长时间

    中,担保人的保证期限由双方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限最长为六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

    2022-09-13 15,340
  • 民间借贷的保护期间有多长

    民间借贷的保护期间如果是指诉讼时效,则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2023-02-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审车过期允许多长时间 01:10
    审车过期允许多长时间

    法律并未规定审车过期后允许多长时间,准确地说,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按期审车,否则应承担违法后果。根据我国机动车登记规定,未按期审车的,由交管部门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如果驾驶没有年检的车辆上路的,交管部门应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补办手续

    35,588 15,340
  • 借贷官司立案需要多长时间 01:06
    借贷官司立案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民诉法相关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起诉条件的案件,当场应该进行登记立案;对于当场不能判断是否已经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该先行接收相关的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清楚收到该起诉材料的具体日期

    1,296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565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