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200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7)11号中进一步明确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确立的一项涉及为制、贩毒品犯罪提供帮助,以便犯罪行为人逃避法律制裁的罪名。 中文名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
隐瞒违法所得的立案标准为: 1、隐瞒违法所得数额在三千至一万元以上的; 2、一年内曾因隐瞒违法所得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隐瞒违法所得行为的; 3、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
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实施上述行为,而是由于邮件自身的包装不严等原因,导致其中信件或其他物品漏出遗失的,不应视作构成本罪的行为。 二是行为人实施开拆、
河南掩饰犯罪所得立案标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情节严重”。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我省诈骗犯罪数额认定标准》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
根据最高院发布的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就会立案追诉。具体来说,行为人可能触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同时,是否立案会从本罪的构成要件方面来考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刑事犯罪进行追究的活动。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指的是国家单位的公务人员,所持财产或支出明显超出其本人的合法收入,并且差额巨大的,并且本人无法清晰说明差额的来源是合法的行为。行为人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金额达30万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并追究责任。 本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婚前不可以隐瞒的疾病,主要指的是以下五种疾病: 1、患有性病的。 2、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包含有:精神分裂症、狂躁的抑郁型精神病、及其他类型的严重精神疾病。 3、患有重度的智力低下,患有此类疾病的当事人,对于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