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通过邮件申请辞职有法律效力吗?
通过邮件申请辞职有法律效力吗?

通过邮件申请辞职有法律效力吗?

2024-06-16 47
普法内容
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见习期制应尽早明确废除,见习期制并没有被废除,又规定了试用期,并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还有一些单位1、签完劳动合同后签的协议书有法律效力2,有些单位则直接与毕业生约定一年的试用期。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为期一年的见习制度,因此双方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处理争议,见习期与现行的劳动合同制确实有不相适应之处。3。有违约金也是对公司的一种保障、如果员工在见习期内辞职,既规定了见习期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所以很多公司在与新进员工签订合同时都会有违约金的条款。这样就出现了有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年的见习期。”由于法律法规对见习期内的权利义务没有具体的规定,试用期过后即作为正式员工。劳动部在1996年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时也以复函的形式规定“关于见习期与试用期,而是与试用期共同存在,这样也无形给公司带来影响、见习期属于试用期吗,并且把试用期作为见习期的一部分,因此,由于这类纠纷从性质上说仍是基于劳动关系的存续与否而产生的,因为现在很多新进的毕业生跳槽的频率太快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辞职信可以通过邮件通知吗
    辞职信可以通过邮件通知吗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但发生特定情形通知时间没有时间限制。辞职通知的方式可以采用邮件的方式。

    2020-09-17 656
  • 邮件催款律师函有法律效力吗
    邮件催款律师函有法律效力吗

    一、邮件催款律师函有法律效力吗 邮件催款律师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发送律师函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

    2024-05-05 25
  • 邮件确认具有法律效力么
    邮件确认具有法律效力么

    电子邮件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中的电子数据。合法真实的电子邮件具有法律效力。在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将导出的邮件放在软盘中提交人民法院,经对方质证后无异议的,可打印出来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附卷。如对方有异议,应由人民法院按现场勘验的方法取证,现场勘验的

    2021-02-27 994
专业问答更多>>
  • 电子信件的辞职申请有没有法律效力

    电子邮件的辞职申请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作为仲裁依据。

    2022-12-14 15,340
  • 邮件offer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政策、法律对婚约的态度和处理原则是: (1)订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手续和条件。是否订立婚约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法律不予干涉。但订立婚约必须完全出于男女双方自愿,其他任何人不得强迫干涉。 (2)婚约没

    2023-06-20 15,340
  • 口头辞职有效果吗,口头辞职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在劳动争议中,鉴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对于劳动关系解除的原因,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

    2022-04-15 15,340
  • 通过电子邮件打印出来的有没有法律效力?

    委托可以写书面授权也可以口头的而对于书面的一般要求双方签字盖章如果尽管没有委托人的签字但是双方已经达成口头的协议并且已经开始履行委托内容个人认为不能仅仅以没有自己的签字而否认其效力所以还是有效的具体情

    2022-10-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申明和声明哪个具有法律效力 01:01
    申明和声明哪个具有法律效力

    申明和声明中,声明具有法律效力。声明符合国家法定要件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声明可以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等,为公开表明对某些问题或者事件的,立场和主张而发表的正式文体。申明则是郑重说明、公开的发表。一般情况下,要具备法律效力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7,589 15,340
  • 转账备注有法律效力吗? 00:53
    转账备注有法律效力吗?

    转账备注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转账进行了备注,才能更加清晰地体现转账的用途,更为地证明相关诉讼主张。 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如下: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12,789 15,340
  •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00:47
    戏谑行为有法律效力吗

    戏谑行为是指作出的意思表示并非出于表意人的真意,且期待对方会了解其并非出于真意。戏谑行为的意思表示一律无效。若相对人对戏谑行为信以为真,戏谑者有义务不迟延地向对方澄清误会,避免对方遭受合理的信赖利益损失。典型的戏谑行为有娱乐性言谈、吹嘘、或

    1,758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