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犯罪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过失犯罪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过失犯罪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2024-04-20 40
普法内容
过失犯罪乃行为人基于过失心理实施之罪行。其特性包括: (1)意识层面,行为人应已预知潜在危害,然实际上却未能察觉或仅视其为非现时可能; (2)意愿方面,虽未能期待或放任危害结果,但因其疏忽或过度自信而忽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引发过失行为致结果产生; (3)主观恶性程度,相较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明显较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n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罪犯权利的特点及其内容
    罪犯权利的特点及其内容

    罪犯权利的特点及其内容:罪犯权利具有有限性、不完整性、特定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罪犯义务,罪犯权利的对称。罪犯在服刑期间必须遵守和履行的行为准则。中国《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劳动改造机关应监督其履行下列义务: 1、严

    2022-04-08 971
  • 犯罪构成的特点及其共同要件
    犯罪构成的特点及其共同要件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成立犯罪的犯罪构成是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本罪的要件是,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客观要件是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主

    2020-02-02 129
  • 当前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治
    当前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治

    (一)特点:1、大案要案增多;表现在:一是涉案毒品的数量大;二是团伙犯罪案件增多。2、作案人员多是贩养吸者;大多数以贩养吸者,是零包毒品的贩卖者和消费者。3、犯罪分子再犯多,三进宫、四进宫者屡见不鲜。 (二)防治:1、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

    2020-01-18 482
专业问答更多>>
  • 简述犯罪过失的概念及犯罪故意的特征, 犯罪故意的定义和定义是什么

    一、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过失的特征 (1

    2022-02-12 15,340
  • 公共组织含义及其特点是什么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

    2022-10-16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及其特征是什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和定义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特征(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1、行为人具有

    2022-03-14 15,340
  • 最新的特点及其意义在哪

    这是现在文明民主社会的象征和标志。他能够给予公民最基本的退休生活和医疗健康方面的保障,只是最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对于公民的一种普惠制的社会福利。以维持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不分等级的最基本

    2022-10-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可撤销合同的特点是什么 01:08
    可撤销合同的特点是什么

    可撤销合同有下面三点特点: 第一,可撤销合同不是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意思就是签订合同或者合同的内容不符合合同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当事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签订合同,而非自愿,比如受到胁迫欺诈、由于重大误解或者乘人之危而被迫签订合同,这时候,

    907 15,340
  •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01:21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以下两点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

    1,161 15,340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94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