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一般违法都会留案底,只是违法案底,不是刑事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如果公安机关对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就
犯罪前科五年后是不可以消除的。只要有了犯罪前科就终生不能消除。在我国法律实践中,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管罪行轻重、主观恶性大小、是否彻底悔改,均存在犯罪记录,而且终身不能消除。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该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
有盗窃案底会影响银行对申请贷款的信用评估,可以导致无法办理贷款。买房需要满足贷款的条件有: 1、能查到个人征信的人; 2、出示公安开具的自由证明; 3、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来源证明; 4、年龄为18-65周岁的自然人; 5、具有有效身份证; 6
盗窃没有立案,就不存在案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
盗窃罪,属于公诉案件,依法是不能进行私了的,私了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以入室盗窃为例,入室盗窃9000元,公安局立案后不能私了,刑事拘留或者逮捕两个月内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
盗窃没有立案,就不存在案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
案底不会消除,会伴随着个人一辈子,因此在犯了盗窃罪后会有案底,并且在某些方面会对人有一部分的影响。但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刑事诉讼法》第
立案不是就留案底了。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有过犯罪行为的记录。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而一个人是否犯罪,必须经人民法院审判后认定。因此,仅仅是被刑事立案的,不属于有案底,因为立案后,可以撤案,也可以不予起诉。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刑了,才会
盗窃达到3000元的,构成盗窃罪。因为这时候行为人已经达到了盗窃罪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一般应处六个月至一年的有期徒刑。在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前提下,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和盗窃所得金额有关。其中,数额较大是指,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
盗窃最高判处无期徒刑。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