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开车过失致人死亡谅解后怎么判刑
开车过失致人死亡谅解后怎么判刑

开车过失致人死亡谅解后怎么判刑

2021-01-12 26
普法内容
当事人开车发生事故致人死亡如果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得到受害人家属谅解的,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法院在量刑的时候对有谅解书的行为人会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谅解书有效吗
    过失致人死亡谅解书有效吗

    过失致人死亡谅解书有用。谅解书的目的和作用是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可以(而不是必须)做从轻考虑,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免除刑罚的效果,故检察机关仍然会继续追究对方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当事人依法可以和解的公诉案件。经过和解,获得被害人近亲

    2020-12-22 139
  • 开车致人死亡会判刑吗,开车致人死亡怎么判,开车
    开车致人死亡会判刑吗,开车致人死亡怎么判,开车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

    2024-05-30 57
  • 过失致人死亡取得谅解后还起诉吗
    过失致人死亡取得谅解后还起诉吗

    基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这样一起国家法律规定的被告人可以进行和解的公诉案件中,若在侦查环节便已实现了和解并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其当局便可向检察机关提交对被告人从宽处置的申请。同样,如果在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达成和解且获得了受害人家属的谅解

    2024-04-29 23
专业问答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刑,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判,过失致人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

    2022-07-10 15,340
  • 开车致人死亡会判刑吗,开车致人死亡如何判,开车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2023-05-29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已取得家属谅解可以判处缓刑吗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

    2021-12-11 15,340
  • 过错过失致人死亡,判刑后,怎样处理?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

    2022-12-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 01:11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的定义指的是因普通过失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然是因为行为人过失导致的,即应该预判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却因为行为人大意而未预见的,或者已经预见却自信可以避免的,最终导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

    2,104 15,340
  • 车祸致人死亡要判刑吗 01:08
    车祸致人死亡要判刑吗

    发生车祸致人死亡,需要分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不负主要责任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对死亡结果的发生负主要责任的,属于交通肇

    2,968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多少年 00:59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多少年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

    1,805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