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就是说该案件已经立案,且已经移送具体承办的法庭。 法院的案件一般由立案庭统一立案,然后根据案件性质、内部管理制度将案件移送相关庭室审理。如故意伤害案件由刑一庭审理,盗窃案件由刑二庭审理,家庭纠纷由民一庭审理,金融纠纷案件由民二庭审理等。
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范围如下: 1、贪污贿赂犯罪,如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贿案、单位受贿案等。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公诉案件立案的条件是: (1)公安机关对该案件具有管辖权; (2)存在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
案件已受理是立案了。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
案件已受理,这意味着已经立案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3条,人民法院有责任保障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如果符合第119条的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在七日
根据案件的不同花费的钱数也是不同的。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行政机关受理行政案件后,是不需要立案的,受理案件后会进行调查,确定有违法事实的作出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
公安局受理案件与立案的区别有: 1、受案是没有限制的,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且制作笔录,而立案是有限制的,公安机关审查后,发现有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才
一、立案的三个条件是: 1、有犯罪事实,即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 2、依照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公安
立案不是就留案底了。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有过犯罪行为的记录。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而一个人是否犯罪,必须经人民法院审判后认定。因此,仅仅是被刑事立案的,不属于有案底,因为立案后,可以撤案,也可以不予起诉。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刑了,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