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如果是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需要了,但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需要监护人。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需要成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可以成为为监护人,未成年的监护人一般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只有父母不在了或者父母无力监护,才可以由村委会或者居委会,人民法院按照监护人顺序进行指定。
自愿监护自愿监护,指被监护人不存在法定监护人的情况下,不负有法定监护义务的人自愿担任监护,并经主管组织同意对被监护人进行监护。有学者称之为无因监护人。其与法定监护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本无法律上的义务”
我国立法上,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指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有关组织指定二是由法院指定。其中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必经程序,即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必须由有关组织作出指定,再不服的可申请人民法院作出撤销指定的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需要监护人。但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仍需要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需要监护人。但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仍需要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
老人在指定监护人的时候,法律并没有规定一定要进行公证。但是,为了防止纠纷的发生,最好通过办理公证的方式,确认指定监护的效力。具体来说,公证机关会对双方达成的监护协议进行审查,同时出具相应的公证文书。这就赋予了无论是被监护的老人,还是监护人一
首先,变更监护人的程序只能到法院办理,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的,应当由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应当按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如果是单纯的要求变更监护权的,法院应当按特殊程序进行审理。另外,可以变更监护人的情形有三种:1、现有的监
未成年保护法是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