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处理有时间限制吗?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处理有时间限制吗?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处理有时间限制吗?

2020-12-12 146
普法内容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都是当场处理,在10天内出具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交通事故暂扣车辆和处理事故的时间有没有时间限制。
    交通事故暂扣车辆和处理事故的时间有没有时间限制。

    事故认定一般十日左右,扣车时间需要受害人是否保全,详细情况你可以来当面或电话咨询

    2024-05-26 25
  • 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会有限制吗
    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会有限制吗

    根据法律规定,电动自行车不能进电梯。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

    2021-10-21 118
  • 一般事故处理,扣车时间有限制吗?
    一般事故处理,扣车时间有限制吗?

    一般来说,最长35天,机动车方可以要求交警发还事故车辆;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负责人或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最长65天发还事故车辆。当然,如果受害方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由法院依法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话,车辆可能被扣留至诉讼

    2024-05-17 17
专业问答更多>>
  • 电动车交通事故自动结案的时间

    1、交通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时候一般就结案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

    2022-11-04 15,340
  • 电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吗?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既然非机动车和行人都列入管理范围,那么,电动车与自行车之间

    2023-09-07 15,340
  • 交警扣留车辆有没有时间限制,交通事故处理车辆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第三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2022-04-21 15,340
  • 重庆车辆自身交通肇事有时间限制吗

    一、现等级划分为死亡事故、伤人事故、财产损失。 1.死亡事故死亡事故是指仅有人员死亡或者既有人员死亡又有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的。 2.伤人事故伤人事故是指仅有人员受伤或者既有人员受伤又有财产损失的交通事

    2022-09-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报案时间限制 01:53
    交通事故报案时间限制

    通常情况下,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可随时报案,没有报案时效性的限制,但一般交通事故发生后应该立即报警,这样比较有利于交警保护事故现场、收集证据、并清晰的做到事故责任划分等,如果受害人身体受到损害需要追偿的,建议在事故发生当天起1年之内向法院提

    2,895 15,340
  • 机动车脱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01:31
    机动车脱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机动车脱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如下: 1、如车辆在处于“脱保”“脱审”状态发生倾覆、碰撞、全车被盗被抢和己方全责的追尾等保险事故时不能将损失转嫁到保险公司,需由自己承担; 2、在事故责任认定完毕之后,交警还将会对“脱保”“脱审”车辆做出

    2,477 15,340
  •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01:05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根据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956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