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亲属违规获利官员怎么定罪
亲属违规获利官员怎么定罪

亲属违规获利官员怎么定罪

2023-02-23 173
普法内容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要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果该国家工作人员事前通谋,按受贿罪定罪处罚;如果该国家工作人员知道亲属违法犯罪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做假证明包庇的,涉嫌窝藏、包庇罪。否则该国家工作人员不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 之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官员亲属不能经商吗
    官员亲属不能经商吗

    视情况,市级领导干部的配偶不得经商办企业;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在本市经商办企业。

    2020-07-15 4,016
  • 中央政府官员亲属关系
    中央政府官员亲属关系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直系血亲关系:法律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有自然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

    2020-07-06 3,846
  • 非法获利怎么定罪量刑?
    非法获利怎么定罪量刑?

    非法获利,顾名思义,就是非法获取的利润或红利,应扣除成本及合理支出,而量刑应该根据其数额的大小来进行定罪处罚。而非法获利不是非法营业数额或营业收入,是扣除直接用于经营活动的合理支出及必要费用后剩余的数额,故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将非法获利金额

    2020-12-13 605
专业问答更多>>
  • 亲属违规获利法律法规规定怎么判刑

    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受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要或者收受受托人财物,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事先通谋,将受贿罪定罪处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知道亲

    2021-11-29 15,340
  • 亲属包庇罪怎么规定

    法律分析 亲属是可以构成包庇罪的,但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如果亲属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则会构成包庇罪,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因此亲属可以构成包庇罪。

    2023-10-29 15,340
  • 中央政府官员亲属关系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直系血亲关系:法律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指有自然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育的上下各代亲

    2021-12-29 15,340
  • 官员/公务员家属犯罪,对仕途升迁有影响吗,比如亲属

    考公检法公务员,直系亲属有犯罪前科,会有影响到政审,因为公检法职位对政审要求很严格。

    2022-10-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帮信罪没有获利不知情怎么判 01:32
    帮信罪没有获利不知情怎么判

    帮信罪没有获利的判罚如下: 1、没有获利不等于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 2、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行为,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按照相关规定为他人非法

    12,892 15,340
  • 违规办理居住证属于什么罪 00:48
    违规办理居住证属于什么罪

    违规办理居住证属于伪造国家文件罪。行为方式为: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

    6,799 15,340
  • 不知情参与诈骗获利了有罪吗 01:06
    不知情参与诈骗获利了有罪吗

    不知情参与诈骗获利了一般没有罪,不会对其判刑,因为其没有犯罪的主观意识,一般不会认定其构成诈骗罪,其是否知情需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据相关的证据而定的,诈骗罪是具有主观故意的意识才成立的。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

    2,42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王雨昕律师 王雨昕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78-0010-3380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