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
界定放火罪的既遂和未遂标准,应当看放火行为是否符合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如果符合,即使没有造成危险结果,也可以构成放火罪的既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会被判3~10年有期徒刑。
一、放火损害他人财产怎么样判刑 放火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
1、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2、放火罪会危害公共安全,而一般的放火行为不会涉及危害公共安全。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失火罪与放火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与火灾有关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侵害了社会公共安全。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1、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
放火罪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判断放火罪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首先,犯罪嫌疑人必须是普通人;其次,他们必须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即他们的行为是故意的;第三,他们的行为必须对公众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也就是所谓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
放火罪在法律上的定义,一般是指犯罪人故意纵火焚烧公有或私有的财物,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被法院认定犯罪人是犯放火罪,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一般人民法院会依据刑法条例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犯罪人纵火导致有人员重伤、或
泼汽油放火烧人是犯罪。泼汽油放火烧人是属于故意杀人的行为,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可以判处死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