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的处罚依据:怎么处理还是需要结合具体案例,一般情况下,法律依据如下:1.因为这些有的可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处罚。2.造谣严重侵犯人权时,可以参照《刑法》侵犯人身权利的条款。
发布不正当言论情节较轻者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故意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属于情节严重者涉嫌构成侮辱罪、诽谤罪。擅自在网络上发布不正当言论者根据国家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传播虚假言论属于诽谤,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二)造成受害者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
1.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处罚。比如第二十五条,第四十二条。违反其中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
第一,没有散布谣言罪这一罪名,刑法规定的是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二)造成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
散布反共言论,轻则受到治安处罚,严重的构成犯罪。《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
发表不当言论,按照情节,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诬告陷害罪,指的是行为人编造事实,作不实的告发,意图诬陷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行为人诬陷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 1、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2、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3、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扫除对手为前提,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允诺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