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不当得利的返还如何理解
不当得利的返还如何理解

不当得利的返还如何理解

2021-01-10 290
普法内容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是一方获得利益。不当得利中的利益包括财产性权利和利益,不包括人身利益。要满足“财产利益的取得、财产权利的扩张、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债务消灭”之中的某项情形;二是一方获益无法律根据。无法律根据,是指缺乏受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不是指权利或者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三是致使对方遭受损失,即获利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里的因果关系不同于侵权责任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属于非直接的因果关系,即牵连关系,取得利益与他人受损二者发生的原因事实之间的关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能怎么返还返还不当得利
    能怎么返还返还不当得利

    原告:,男,1962年2月19日生,汉族,住 委托代理人:,女,住,联系电话 被告:,男,证件号码:,地址: 被告:有限公司 1、判令一被告返还不当得利638 6.82元,第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2、判令被告们支付原告因此纠纷产生的一切损失

    2024-05-28 32
  • 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刑法是如何的呢?
    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刑法是如何的呢?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

    2024-05-31 21
  • 应当返还哪些不当得利
    应当返还哪些不当得利

    返还不当得利,除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

    2024-06-29 34
专业问答更多>>
  • 应该如何返还不当得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

    2022-08-31 15,340
  • 得利的不当得利还能返还吗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

    2023-07-07 15,340
  • 如何确认不当得利的返还金额

    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善意或者恶意而有不同: 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

    2023-07-05 15,340
  • 如何主张不当得利返还万元

    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善意或者恶意而有不同: 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

    2023-07-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77 15,340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70 15,340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50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