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追诉时效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追诉时效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追诉时效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2020-05-23 128
普法内容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债权追诉期限规定时效是多长时间?
    债权追诉期限规定时效是多长时间?

    根据你说的这种情况,你们是属于未约定期限的债权,而债权追诉期限的时长要根据以下三种不同情况来定: 1、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

    2024-07-12 27
  • 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有哪些规定
    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有哪些规定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3)法定最

    2024-05-08 19
  • 民法典规定民事追诉时效期限规定
    民法典规定民事追诉时效期限规定

    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时效为四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

    2024-06-20 26
专业问答更多>>
  • 刑法追诉时效期限刑法追诉时效期限是怎么判

    1、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5、当然追诉期

    2022-05-28 15,340
  • 追诉新罪怎样办,对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第221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这一法条明确规定了对新罪和漏罪的追诉。所谓新罪,是指罪犯在服刑期间再次犯罪,漏罪是指罪犯

    2023-03-28 15,340
  • 时效的含义是什么,追诉时效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一、时效的含义是什么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请求权或刑罚执行权的有效期限。据此,刑法中的时效可以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10-29 15,340
  • 如何规定追诉时效期限

    1、《刑法》中对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如下: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即不再追

    2023-05-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00:58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一般跟法定的最高刑罚有联系。犯罪经过以下的期限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就不再进行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后不再追究刑事责任;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

    3,433 15,340
  •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01:07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诉讼时效届满之后,权利人并不会丧失起诉权,但义务人有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

    7,133 15,340
  •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597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