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的
指出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平等权; 2 、人身自由; 3 、政治权利和自由; 4 、宗教信仰自由; 5 、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 6 、社会经济权利; 7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8 、妇女、婚姻、家
宪法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
1、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对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要求,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最低限度的、也是最主要的责任。 2、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从宪政的角度来时,国家的管理是在宪法的保障下由公民来进行的。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两权
对宪法的解释是立法解释,宪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四)解释法律所以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法律,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根本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亲权是身份权,其主要是义务。父母对于未成年人子女负有的亲权义务,包括人身上照护的义务和财产上照护的义务。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