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法同居怎么处罚,法律如何规定的?
非法同居怎么处罚,法律如何规定的?

非法同居怎么处罚,法律如何规定的?

2024-05-10 8
普法内容
非法同居处理方式如下: 1、双方均无配偶,则双方可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双方同居期间所得财产应为共同财产。 2、若一方有配偶,则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经济补偿。 3、若一方有配偶但以夫妻名义与另一方同居在一起,可以构成重婚罪。对于重婚所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婚姻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温馨提示】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快速获得专业解答!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规定的非法同居罪
    法律规定的非法同居罪

    现在没有非法同居罪,无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者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构成重婚罪。行为人构成重婚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1-01 160
  • 如何界定非法同居,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如何界定非法同居,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问题解答: 界定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没有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合法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是一种同居行为也是不合法的夫妻关系;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

    2024-05-21 22
  • 民法典规定法律怎么认定非法同居
    民法典规定法律怎么认定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公开,是指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

    2024-06-19 18
专业问答更多>>
  • 非法同居如何处理非法同居的刑事处罚标准

    处理非法同居者的方式:如果双方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非法同居者如果是已婚男女同居的,构成重婚罪的,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仅仅只是向法院请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是

    2022-11-10 15,340
  • 法律规定非法同居会被处罚吗

    非法同居一般不会被处罚,当然也存在例外情形。在民事方面,一方已婚与另一方非法同居的,已婚的配偶起诉离婚的,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如果已婚一方与另一方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是要被

    2022-06-06 15,340
  • 非法同居会受到处罚吗,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普通的同居不会受到处罚,法律并不禁止。同时,目前已经没有非法同居的概念,非法同居已经被非婚同居概念取代。但是如果同居一方已婚,与第三者以夫妻名义进行公开同居

    2023-08-11 15,340
  • 法律是如何规定非法姘居的

    对非法同居行为的处理,法律作出了如下的规定:非法同居是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其非法同居关系是不受法律所保护的,并且其属于非法行为,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3-09-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初次非法营运如何处罚 01:04
    初次非法营运如何处罚

    非法营运是指没有依法取得营运权而实施了营运行为。即未按规定领取有关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证件和超越核定范围进行经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站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

    5,150 15,340
  • 非法集资非法拘禁怎么处罚 01:28
    非法集资非法拘禁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集资不是独立的罪名,刑法上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是指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非法拘禁行为就受到刑法的明文规定,具体规定为非法拘禁罪。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使用诈骗手段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而

    358 15,340
  •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 01:17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的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本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主观上具有过失,有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有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客观上必须造成了使致他人重伤的后果。构

    1,39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