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上学构成犯罪吗
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上学构成犯罪吗

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上学构成犯罪吗

2020-07-20 223
普法内容
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上学构成犯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顶替他人上大学是不是构成犯罪
    顶替他人上大学是不是构成犯罪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上大学的,构成冒名顶替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的,依照冒名顶替罪从重处罚。 冒名顶替罪是指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

    2020-06-26 25
  •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高学历教育入学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高学历教育入学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高学历教育入学。冒名顶替入学,是指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等欺骗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学资格顶替入学。 冒名顶替入学责任如下: 1、根据新修改的教育法,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

    2022-12-15 26
  • 顶替他人身份上大学怎样定罪量刑
    顶替他人身份上大学怎样定罪量刑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上大学的,构成冒名顶替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组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的,依照冒名顶替罪从重处罚。 冒名顶替罪是指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

    2021-03-03 137
专业问答更多>>
  •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违法吗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违法。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至于是否构成犯罪,要取决于其冒充身份后进行了哪些相关行动。比如,如果通过他人身份骗取了钱财,就属于诈骗罪。冒名顶替是一种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

    2024-03-24 15,340
  • 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判多长时间呢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的构成冒名顶替罪。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国

    2024-09-19 15,340
  • 冒名顶替别人的身份上的大学参加工作犯法吗

    侵犯他人的受教育权利和姓名权,可以提告。你这边什么情况呢可以来电咨询。

    2022-10-20 15,340
  • 冒名顶替上学违法吗

    冒名顶替违法吗?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台湾刑法有顶替罪,是针对顶替人犯的),

    2023-06-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671 15,340
  • 冒用他人信息贷款构成什么罪名 01:10
    冒用他人信息贷款构成什么罪名

    冒用他人的信息向银行进行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诈骗罪侵犯的法益不仅仅只有一项,此罪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发放贷款的所有权,还对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进行了侵犯。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作为目的,向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数额较大的,

    4,764 15,340
  •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治安管理处罚法 01:00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治安管理处罚法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一般会让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

    9,21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