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构成诈骗罪后不能分期还款,不符合法律规定,认定诈骗罪时要满足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认定诈骗罪后要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诈骗罪是行为犯,犯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诈骗罪中间人有关系。具体如下: 1、如果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而参与的,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参与了诈骗行为,属于共同犯罪,涉嫌诈骗罪,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
一、1500能构成诈骗行为吗 诈骗1500元,没有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数额,不构成犯罪,不能判刑。一般由公安机关进行行政处罚,行政拘留15天以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
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
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假币而行贿,只构成行贿罪。如果行为人知道是假币而行贿的,属于行贿罪和使用假币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罚,不并罚。使用假币行贿应该判刑。在实践中,如果行贿人使用假币进行“行贿”的,当
构成诈骗罪后不能分期还款,不符合法律规定,认定诈骗罪时要满足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认定诈骗罪后要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诈骗罪是行为犯,犯罪的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有可能。 “透支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条件 1、主观上“恶意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办卡或透支的时候就不具备相应的还款能力,或者根本就没想过要还款。 2、客观上拒不还款。经银行清收后,拒接
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如果债务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的,属于借贷式诈骗,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涉嫌诈骗罪。但其实个人借贷一般都属于民事诉讼领域,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而不涉及刑事。但是如果债权人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诈骗罪还了钱还是可以告的。还钱属于承担民事责任。刑事犯罪是国家处罚,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就要求犯罪嫌疑人承担刑事责任。还了钱,是量刑情节,但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