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罪在刑法里的规定
交通肇事罪在刑法里的规定

交通肇事罪在刑法里的规定

2024-06-14 46
普法内容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并规定了相关的处罚。该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解释》对交通肇事罪中的具体情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交通肇事罪定罪与量刑(一)定罪要正确把握交通肇事罪定罪问题,首先必须划清罪与非罪的界线: 1、行为人有无违章行为,是否造成了重大危害后果。 2、行为人是否明知,对明知的考察应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不应仅从行为人的供述来看还应当从肇事当时的时间、季节、地点、路况、行为人具备的知识等方面客观的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明知,从而确定是否构成逃逸①。对于完全由于肇事者的违章行为引起的交通事故,由其完全负责;对于完全由于被害人的过失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则应由被害人负责;对于肇事者与被害人双方过失引起的事故,则应查清双方过失的情况,依据《解释》第一条规定,行为人之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依据其第二条及其他规定和《刑法》第133条规定定罪处罚。此外,对于因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属意外事件。对一般的违反治安管理和交通规则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没有达到严重程度,则应由公安机关或交通部门作为一般交通事故处理。其次,《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交通肇事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以交通肇事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另外,依据此《解释》第二条第一款之规定: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以及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即使没有第二条第二款规定1-6项情节,也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是否应以该罪论处,笔者认为,对其不定罪处罚,而由交通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处理:1、交通肇事致1-2人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但不具备《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1-6项条件之一的或致1-2人重伤,具备1-6项条件之一,但负事故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的;2、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二人以上,但负事故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3、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次要责任或死亡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4、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同等或次要责任或虽然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但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不含30万)以下的。最后,依据《解释》第七条,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前述构成交通肇事罪情形之一的,均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二)量刑量刑,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并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基础上根据其所犯罪行以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决定是否判处刑罚并判处何种刑罚的行为①针对不同的犯罪情况而要采取多种量刑方式,对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的犯罪分子予以严厉制裁,对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分子给予宽大处罚。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根据不同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对其科以刑罚的幅度也有区别,即使是同一犯罪,其犯罪情节与后果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量刑幅度。交通肇事罪是罪名之一,对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依据《刑法》第133条及《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三条、第四条之规定,该罪的法定刑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3、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赔偿数额的确定,据《解释》第九条,可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30万至60万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数额。第二档次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该档次的行为是: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3、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同样,该数额的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在60-100万元幅度内确定;4、第一档次规定情形之一和以下几点之一同时具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严重法律后果,仍逃避的行为: (1)酒后,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辆;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 (3)明知是安全装备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而驾驶; (4)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 (5)严重超载驾驶。因此,即使行为人具有第一档次规定情形之一,不具备其他5点而逃逸的,只能将此逃逸行为作为量刑考虑的情节之一。第三档次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适用该量刑档次的行为是因逃逸致人死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置受伤者不顾,致受害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其行为性质十分恶劣,故对其施行较重刑罚,也有学者认为是指在“逃逸过程中再发生事故致人死亡”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现在的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处刑效力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处刑效力是什么样的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5-17 93
  • 交通肇事罪的规定里面有哪些内容?
    交通肇事罪的规定里面有哪些内容?

    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承担处罚的法律基础。所谓交通运输法规,是指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运输安全的规章制度,包括水上、海上、空中、公路、铁路等各个交通运输

    2024-06-13 20
  • 刑法的交通肇事罪如何认定
    刑法的交通肇事罪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

    2020-08-14 14
专业问答更多>>
  • 刑法里面的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以下情形属于重大事故: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

    2023-05-24 15,340
  • 交通肇事罪判刑在哪里查询

    一、可以进入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判决书。法院会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定罪量刑;二、法律链接:《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

    2022-01-27 15,340
  • 交通肇事罪缓刑算在档案里吗

    涉嫌交通肇事刑事犯罪,当事人被依法判处缓刑的,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会作为当事人犯罪记录,跟随本人一生。另外,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中

    2022-02-0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定刑起点在哪里

    交警部门会勘查现场和调查后确定,出具事故认定书进行责任区分,事故双方根据事故责任大小承担相应责任。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

    2022-07-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肇事罪最高刑多少年 00:48
    交通肇事罪最高刑多少年

    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如果是违反了交通法规的,造成了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

    1,345 15,340
  •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过错程度不同,犯罪严重程度不同。有轻罪或者轻罪的,应当适用缓刑,犯罪过重或者过重的,不应当缓刑。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应当给予实际处罚,判处实刑,不宜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

    1,029 15,340
  • 2021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00:57
    2021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根据2021最新量刑规则,交通肇事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行为人的量刑起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因逃逸致一人死亡

    1,33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