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法院审判有直播吗
法院审判有直播吗

法院审判有直播吗

2020-04-20 511
普法内容
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是可以进行视频直播的,但是没有依法公开的庭审是不能进行视频直播的。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 一、公众关注度较高; 二、社会影响较大; 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案件庭审进行网络直播,利用新媒体助推司法公开,无疑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切实保障,是确保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查询和监督的有效手段。公开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公开审判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了解案件的审理活动,并且对案件的审理活动进行监督,使案件的审理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直播间不开直播却直播电影犯法吗
    直播间不开直播却直播电影犯法吗

    直播平台中主播私自播放电影的行为如果是以营利为目的,未获得著作权人许可的;或者是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是侵权;如果获得许可的,或者按约定支付使用报酬的,不是侵权。

    2020-05-03 462
  • 一审法院可以直接判终审吗
    一审法院可以直接判终审吗

    民事判决可以一审就终审判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以外都是施行“两审终审制”的。对一审判决不上诉的,一审判决即为生效终审判决;提出上诉的,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也是生效判决。

    2020-06-06 727
  • 法院开庭可以看直播吗?
    法院开庭可以看直播吗?

    法院开庭可以看直播。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

    2020-02-15 546
专业问答更多>>
  • 高港法院审判实播安全吗?

    但法律有个基本原则,即法无规定即不禁止。 从实践来看,四人帮、林彪反革命集团审判就曾经转播过。 而且有的省市也开办的法庭直播的节目。 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审理。 即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

    2023-03-29 15,340
  • 法院开庭可以看直播吗

    法院开庭可以看直播。为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扩大法制宣传效果,规范人民法院庭审直播、录播活动,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

    2021-12-17 15,340
  • 裸聊直播犯法吗?直播安全吗?

    裸聊直播犯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般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3-08-19 15,340
  • 高港法院审判实播可以吗,有哪些规定吗?

    但法律有个基本原则,即法无规定即不禁止。 从实践来看,四人帮、林彪反革命集团审判就曾经转播过。 而且有的省市也开办的法庭直播的节目。 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审理。 即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

    2023-04-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涉黄直播如何判 01:20
    涉黄直播如何判

    目前网络直播盛行,不少不法分子利用直播平台进行涉黄行为的传播。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在直播平台从事直播涉黄的行为,可能会触犯我国刑法的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播放淫秽音像制品罪以及组织淫秽表演罪。若直播播主仅是涉黄进行淫秽表

    2,011 15,340
  • 涉黄直播判刑几年 01:02
    涉黄直播判刑几年

    根据法律规定,涉黄直播可能涉及传播淫秽物品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又或者是管制,同时处以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知,通过直播平台传播淫秽影片、音像的行为涉嫌触

    2,742 15,340
  • 直播期间诋毁他人犯法吗 00:55
    直播期间诋毁他人犯法吗

    犯法。直播期间诋毁他人犯法。直播期间诋毁他人,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构成侮辱罪。侮辱罪主观上只能是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破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侮辱

    3,360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