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问题解答: 放火行为没完成会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属于行为犯,即行为人一旦做出相应的犯罪行为,不论是否造成损害结果都构成犯罪既遂。但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采取相应行为避免损害结果
放火行为如果是在点火之前就终止了没完成的,也可能构成犯罪,如果着手准备实施犯罪;且行为人的行为产生了一个危险状态就认定构成犯罪,但是最终没有点火完成犯罪的,就认定构成犯罪,但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
放火罪是危险犯。危险犯,实害犯的对称。指的是以对侵犯客体产生损害危险即告成立的犯罪。又可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前者以侵害行为已有现实的危险发生为成立要件;后者以只要实施犯罪行为即认为危险发生,而造成犯罪。
放火行为没完成能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属于行为犯,即行为人一旦做出相应的犯罪行为,不论是否造成损害结果都构成犯罪既遂。但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行为人在实施杀人、强奸等犯罪后用放火的方法焚毁罪迹的,分情况处理: 1、如果行为人消灭罪迹的放火行为不足以危及公共安全的,按所犯的罪从重处罚,不另以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 2、如果行为人消灭罪迹的放火行
放火罪没有过失犯罪,是故意犯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即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火灾犯罪是过失犯罪。根据法律规定,过失引起火灾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造成一人以上
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
放火罪在法律上的定义,一般是指犯罪人故意纵火焚烧公有或私有的财物,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被法院认定犯罪人是犯放火罪,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一般人民法院会依据刑法条例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为犯罪人纵火导致有人员重伤、或
婚内强奸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 婚内强奸,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亦有特指在婚姻状况处于非正常的情况下,如分居、提起离婚诉讼等期间,丈夫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违背妻子意志,强行与妻子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婚内强奸”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即性暴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